项目进展

能源基金会与亚投行联合发布《中国农村户用光伏可持续发展报告》

面对全球气候变化挑战和能源系统转型的紧迫需求,太阳能光伏发电是满足日益增长的电力需求以及实现碳中和目标的重要路径之一。2024年10月15日,能源基金会携手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亚投行)正式发布了《中国农村户用光伏可持续发展报告》(报告)。报告深入探讨了农村户用光伏的发展潜力和商业价值,并识别出支持中国农村户用光伏系统发展的六大支柱,为亚投行开展绿色投资实践提供了扎实的技术参考。

报告重点发现如下:

报告提出,太阳能光伏发电快速发展的关键因素在于效率的不断提升以及成本效益的持续优化。研究预测表明,光伏发电在中国总发电量中的占比将由2022年的5%逐步攀升至2060年的45%。这将有助于中国实现其在2020年第75届联合国大会上确立的“双碳”目标:到2030年实现碳排放达峰,到2060年实现碳中和。而为实现这一目标,需要对占中国温室气体排放量近90%的能源部门进行全面改革。

能源部门改革的关键在于从依赖化石燃料的能源系统过渡到分布式、市场驱动和环境友好型系统。要实现这一转型,不仅需要提升太阳能光伏发电占比,还需要大力发展风电、水电等其他类型的可再生能源。预计到2060年,这些可再生能源将占中国总发电量的80%。中国能源系统的转型有赖于开发更多种类的电力资源,以弥补普遍存在的电力缺口。

研究发现,中国东部地区的电力短缺问题相对突出。2022年,东部地区全年电力需求超过4万亿千瓦时,但发电能力仅约3万亿千瓦时,尚存在约1万亿千瓦时的缺口;自2020年以来,东部地区用电量的年增幅高达7%左右,但发电量的年增幅仅为约4%,电力缺口逐年加大。在经济和人口不断增长的情况下,东部地区需要进一步开拓发电资源。

图1: 中国东部地区的电力需求超过电力供给


信息来源:麦肯锡

与大型地面光伏设施相比,分布式屋顶光伏有着独特的优势。2022年,中国分布式光伏装机量占全部新增光伏装机总量的58%,其投资要求和建筑成本较低、灵活性更强,因此格外受到青睐。分布式光伏的系统规模较小,在建造方面具有更强的灵活性,并且能够在靠近电力负荷中心的地区发电,实现发电就地利用。此外,中国农村地区屋顶面积广阔、房屋所有权明确,尤其适合分布式光伏的发展。对于人口稠密的东部地区,有效利用空间是至关重要的。

图2: 2016-2023年中国分布式光伏装机总量(吉瓦)


信息来源:国家能源局,麦肯锡

中国农村建筑的屋顶光伏发电潜力巨大,屋顶面积约为273亿平方米,户用光伏装机潜力近20亿千瓦,年发电潜力超过2.5万亿千瓦时。这不仅可以满足目前农村家庭每年的电力需求,还有助于解决农牧林业生产所产生的电力需求,两者总计需求约为5500亿千瓦时。此外,农村屋顶光伏不仅对环境有利,还具有巨大的商业优势,是助力中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力量。

目前,户用光伏发电的投资回报率稳定在8%-10%,吸引了从私募股权基金到大型国有能源公司的众多投资者。此外,户用光伏电站的建设也为农村地区创造了就业机会,包括从基础的安装、清洁到专业的销售、施工、运维等岗位,从而促进了当地的经济增长和可持续发展。

为了充分利用这一潜力,中国的户用光伏行业主要采用两种商业模式:屋顶租赁和自投自持。

屋顶租赁模式占整个户用市场80%以上的市场份额,在农村地区尤为普遍,其关键在于获取客户和创新并网方式。开发商应凭借对市场的洞察力和稳定的获客渠道来确保农村客户基础,同时使用创新的光伏发电并网模式,如“整村汇流”,并利用国家对绿色金融的激励措施,探索绿色信贷模式。

另一方面,自投自持模式(屋顶业主承担成本并保留所有权)在对于光伏效益和潜在收入有了解的用户中越来越受欢迎。自投自持模式的内部投资回报率相对更高,但用户面临更大的自然灾害和运营挑战等风险,且当前农户普遍缺乏对保险产品的认识。因此,在当前背景下,屋顶租赁模式相对更受青睐。

下载报告全文

项目进展
条件检索
 
×

Share to Wechat Moments

二维码加载失败...